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本尊

青山不墨 x 立場新聞:你的一個字,到底值多少錢?



雖則說不想讓藝術與政治扯上關係,但說它們沒有關聯,都是騙人的。


縱觀中國書法的歷程,官場發展與書法藝術的演變有著莫大的關係。由魏晉時期開始,很多書法大家如王羲之王獻之,官職都是三品以上的人。如果套用「九品只是個芝麻官」去計算,三品就應該是相當權貴的了。


因此民間流傳一句話,叫「官居三品始言書」,意思就是說,只有官位在三品以上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書位,一般老伯姓就算寫得再好,若無一官半職,作品都不會被人認可。


我們不能否認這些書法家的藝術水平和歷史的貢獻,但官職的高低定性了書位的高低的確是一個事實,即使到了現代,「書法」在中國官僚市場裡,都是一種曖昧的文化現象。


不知道由什麼時候開始,越來越多中國領導喜歡公開題字,無論是籌款晚會、外訪活動、就職典禮,必有筆墨侍候。一位負責遞筆,一位扶著拍照,還有兩位各拿著紙的一端,還剩一位負責擦汗。落筆前先沈思數秒,然後大筆一揮,左搖右擺地寫出幾個大字,現場的呼喚聲、喝彩聲此起彼落……


有了領導加持的題詞,就有政治正確的保證。因此領導們的墨寶「順理成章」地成為各商家企業競投之物,洛陽紙貴,其價錢由數十萬到數千萬不等。最近張主任在活動上「度德而處」四個大字的墨寶就以高價一千八百萬成交,平均每個字四百五十萬,相當於一個普通單位,二百位長者一年的醫療開支,六百幾人一年的交通津貼。而過往張主任的墨寶一向是字字千金,對上一次04年民建聯的籌款晚會上,他的「駿程萬里」亦成功吸金超過一千三百萬,比起08年唐寅的行書字書卷一千一百多萬人民幣更高。


先不論其書法孰好孰壞,但這套官場書法潛規則卻深深影響著中國書壇的發展,令書法藝術成為一種政治工具,利是輸送的理想媒介。儘管裡面真的有書法愛好者,但多數無非以此成為權利與聲望的標誌罷了。


如果你想當書法家,寫字好壞不重要,做個官就可以了。

36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