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本尊

青山不墨 x 立場新聞:如何欣賞書法?(入門篇)

這是一個最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, 在我看來,喜歡看電影的人未必懂得怎麼拍戲;喜歡看足球的人,也未必懂得怎麼踢足球。那麽,欣賞一副書法作品,也未必一定要懂得書法嘍?



現代人雖然已經不寫書法,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沒有真正練習,但基本上我們對字體的好壞還是有一點基本的認識。對我而言,如果無論放大作品裡面任何一個字,都找不到破綻,就算是一副好的作品。


但對於沒有書法基礎的入門者來說,要鑑賞一副作品,很多時候都是依靠主觀感覺。如果你要判斷自己對書法是否有鑑賞能力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看王羲之的「蘭亭序」,如果你覺得賞心悅目,那麽恭喜你,至少入門了。


其實也很難怪,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是電腦字和印刷體,對於文字的審美能力已經跟古代很不一樣。我看了很多關於如何欣賞書法的文章和書籍,裡面所介紹的都是如何鑑賞其技法和書家的藝術修養(如果要說,應該沒有人再看我寫文章吧?),的確,要從藝術角度去看,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之的。


因此,我在這裏簡答地回答大家六個字:「多看古人字帖。」


要如何分辨字的美醜,多看古人字帖是一個不二法門。就好像你要懂得區分電影的好壞,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看不同的電影,在心裡累積了一套準則,再結合你對它的基本認識,基本上你就能夠分辨出來,至少,朋友跟你討論王家衛或馬田史高西斯的時候,你能說出來它好與不好的原因。


除了多看不同書家的字帖,有個概念你也需要理解 —— 是否用毛筆寫的字,就一定是書法?

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:不是。


「毛筆字」和「書法」是兩個不同概念的東西,候吉諒老師說過:「沒有技術,沒有藝術」意思說,沒有技術的字,算不上是書法。前者是用毛筆去書寫的字體,可以是廣告字,也可以是美術字,無需經過正規的書法訓練,是對筆法、格式的要求不需要特別講究的手寫體,符合大眾的審美眼光,能夠閱讀就可以。


書法裡面的「法」其實 指的就是技法,方法,也即古代的說的「道」(我們在漢以前稱其為「書道」,隋唐前才改稱為「書法」)。這個法基本包含了四條A:筆法、構字法、章法和墨法。沒有這四條A的作品,難以稱得上為書法,至於這四條A的概念,我們以後再聊。

29 次查看0 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