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本尊

青山不墨 x 立場新聞:門外漢應如何看欣賞藝術?



昨天去了一遍「水墨展」,時間是下午5點左右,人潮不算太多,但總能看到幾個熟悉的臉孔,我想:學畫的跟來欣賞的人比例大概一半一半吧。其中一個讓我感到好奇的畫面是,有一幫人圍著一副畫作不斷拍照留影,近乎要排隊的樣子。


說到這裏,我想,其實作為一個沒有藝術修為的門外漢,應該怎麽樣欣賞畫作?


有這麽一個例子,一個殿堂級的演奏家在地鐵站外面拉小提琴半天,他所收到的錢比在音樂廳裡面演出的一張門票還要少。缺少了那個光環,其實藝術還剩下什麼呢?


我覺得不管看什麼樣的作品,都像抱著認識一個人的心情去對待。一個完全沒有預設的前提下認識,帶著好奇然後互相接觸,你會得到非常直接的結論,我喜歡他,還是不喜歡他;或是,他能不能觸動我的感受。


就像感情一樣,如果不喜歡,往往我們會找一些東西印證自己不喜歡。但其實這是無效的,因為認知一開始就停在這裏。


觀看一張畫作的方法有很多,可以從處理技巧、內容背景、創作風格、藝術史、甚至人類學等角度。我很相信一個人的喜好或者興趣,是與過去所認知有關。一個人你可能第一次接觸不喜歡,但越看越耐看,因為興趣會幫我們打開第一步,但我們不能僅止於個人興趣。


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到畢加索的作品,我是不喜歡的。因為他就是畫臉畫得很抽象,然後我就在心裡想:他是不是有心整蠱被他畫的那個人?但就是他的審美,他的方式,影響了整個歐洲畫壇。後來我嘗試去了解他的背景,他那個時代,比如說去讀《Life with Picasso》,看當時他的性情,然後就知道他為什麼要去「挑戰」大家的審美。


越知道為什麼,就會越了解,其實欣賞藝術的時候,人也是需要充分發揮同理心。你可以毫無顧忌地說自己的喜好,但也不無阻你欣賞他背後的努力和心血。


19 次查看0 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