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不墨 x ELLE 專欄:如何藝術地看待平胸這件事
有人這樣說,如果沒有女性的乳房,西方的藝術世界絕對黯然失色,政治生態也必定死氣沉沉。

在西方社會,乳房除了帶有性感意味和哺育嬰幼兒的天然功能以外,女性乳房在藝術上亦佔有很高的鑑賞價值,尤其在法國,女性乳房象徵着法蘭西共和體制所追求的理念,包涵了自由、 平等、博愛、勇敢、正義等的寓意。
像袒胸露乳的瑪麗安娜(法語:Marianne) 是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象徵,她的形象遍布法國各地,雕像還常常被放置在市政廳、法院和學校的顯著位置。由此可見,袒露胸部的形象是西方藝術家長期以來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,裸胸女子也經常是自由女神的象徵,一種對美的追求和崇拜。
說到這裡,不禁低頭看看自己心口,再抬頭看看這些藝術作品,你會發現,在諸多藝術史經典的畫作當中,我們都能夠欣賞到胸部的美感,她們的裸體沒有讓你覺得有一絲不雅,她們的胸部沒有讓你覺得有半點的色情……原來有色的,只是我們的眼睛。
回頭再看古代的傳統審美,200年前的女性,都在努力地用肚兜、束布把自己弄成A cup,來彰顯輕盈的女性美,以迎合當時男性的口味,視凸起的胸部為不雅,低俗的表現。
從古時候努力平胸到現代為豐胸奮鬥,無非就是當下的一種審美需求罷了。如今,大眾審美標準越來越狹隘,才是問題背後深層的變化。那些不在主流審美認知當中的被視為「醜」,就真的「醜」嗎?這種對所謂「美」的苛求,實際上扼殺了自身獨特氣質的形成。千篇一律的世界,不也索然無味嗎?
我承認我也有羨慕過胸部大的女生,當我問起她們同一個問題:「你認為自己的胸部漂亮嗎?」 她們有一半的答案都是NO,甚至有人很嫌棄自己的胸部;有人說,覺得自己的胸很大,感覺走路的時候非常恥辱,穿衣服沒有自信,也有人認為自己乳房形態不夠好看等等,似乎無論是大或小,我們都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,真的很少有人會靜靜去欣賞自己。
我的一位心理學朋友,她告訴我,女性的乳房是最能感受別人的情緒和儲存壓抑的地方,小孩用嘴巴感知這個世界,就會拿到甚麼首先用嘴巴嘗一嘗去判斷和認知,小孩子對一切都是好奇的,所以乳房也會感受到這種情緒。 簡單地說,乳房就是堆積很多的對自我的不認可的情緒聚集區,乳腺的疾病,腋窩的疾病大多數從你不懂得如何愛護你的乳房開始,香港也是乳腺癌病發率最高的國家。
如果把乳房看成是一個藝術品:兩個立體的曼陀羅花的話,我們都應該去學習觀察這朵花, 喜歡它的樣子,大那就讓它飽滿,小也讓它健康,花心花蕾花瓣還有花的生長狀態,從花蕾中開出的生機……
再美的東西,你不懂欣賞,也終究留不住它的美,享受和欣賞是同在的,我想跟一些不喜歡自己身體部位的女性說,美麗從來不在外面, 在裡面,而要看到美麗,就需要打開自己的眼睛。
原文刊登於:https://www.elle.com.hk/life/packy-lai-384-opinion